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高中历史说课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5-30 15:1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历史必修2第3单元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教材分析

(一)新课标的要求

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2、理解: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制度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历史,总结历史、运用历史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关键:正确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法指导

观察、概括、总结是学法指导的重点。让学生观察、思考后,总结、概括知识,增强对历史学科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温故而“入新”。(回顾第3单元第16课的主要内容)

师:导入新课我采用的是:利用学生对历史图片的感性认识,先展示一组1929-33年经济大危机对各国的打击图片,在罗斯福上台,推行新政后,使美国度过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即凯恩斯主义又称“看不见的手”。再展示一组二战后各国受到战争重创的情景的图片。思考,在二战结束之后,各国会不会再次陷入到国家的大危机中,而为避免这种现象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将进行怎样调整?其结果会怎么样?以此导入新课(此处主要目的在于,在视觉感应上引导学生进入教材)

板书: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二)教授新课:过程:

一、措施(板书)

此过程我主要是设置探究式问题,掌握教材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探究一:“看不见的手”还起作用吗?

(展示一组美国在二战和战后经济发展的材料以及布什和克里竟选的图片)

说明:“看不见的手”仍在起作用!

因此,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这种“看不见的手”即国家干预经济(此问题设计在于引入教材以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板书)

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我设置了两个简单探究性问题:

探究二:国有化与今天我国的公有制是否一致?

探究三:经济计划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这两个问题主要是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使学生掌握国有化经济、制定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调节的作用,同时利用本次探究,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对比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师:在处理完国家干预经济措施的方式后,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

探究四:国家干预经济的影响?

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那就是“总统论坛”,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展示学生自我能力为主。

首先我给出试题背景:为什么在30年代罗斯福会加强国家干预,在80年代里根会收缩对经济干预,90年代克林顿又有所加强?下面让总统来谈谈其中缘由。选出三位学生分别代表罗斯福、里根、克林顿(课前作业的形式),

第二步,学生可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阐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我在学生演讲后进行补充,总结。

此处环节的设置,不仅起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在课堂、用在课堂”

(二)企业经营(板书)

这是政策调整的第二个措施,此处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利用现实现象解决历史现象

1、“人民资本主义”

展示图片--当今股票市场、股票业务的繁荣景象

引导学生: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以及在中国,股市发展是非常红火的,不同人对股票的掌握,如果拿到战后,就是“人民资本主义”

2、“经营者革命”

我采取的方式是以了解白领阶层地位和职责是什么,来了解战后企业经营中的这次革命

此处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由现实走入历史,再从历史走向现实,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使历史更贴近现实。

(三)福利国家政策发展(板书)

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第三个措施,我依旧采取设置探究问题的方式,

探究五:你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情?你认为这是教材所说的福利制度吗?(学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最后,结合教材共同处理(概念、种类、特点、实质、影响)

此处环节的设置,主要目的为: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福利制度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在于教会学生要为他人多做事情,多做好事情。以此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

二、结果(板书)

最后一个内容为总结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经济发展的情况,通过总结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小结:

我采取的方法是:解一道材料题,将本节课的知识重新回顾(这种方法既可以对本节课做以简单小结,又可以培养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

我只设计了三道选择题,因为上面小结中的材料题,已起到课堂知识巩固的作用。

课后探究作业:

社会调查:

①内容:现代企业经理人员的综合状况。

②方式:每10-15人为一组,每人调查至少一名经理,了解他们的工作行业、工作时间、收入、工作经历、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③小组讨论后写出综合调查报告。

课后作业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同时是再一次用现实现象理解历史问题。

五、板书设计【略】

 相关资料推荐

>>2016年最新教师考试辅导资料下载

>>免费专业学科知识试听课程

>>在线教师考试模拟中心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lmj18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招聘面试《芦花荡》说课稿教师招聘初中美术《单色版画》教案教师招聘高中美术《进入历史》教案教师招聘初中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说课稿教师招聘初中音乐面试教案+说课稿汇总教师招聘初中音乐《拉德茨基进行曲》说课稿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