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8-20 09:0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1.选D。

【解析】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是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2.选C。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出自《学记》。

3.选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一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发育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阶段快得多。

4.选D。

【解析】体现了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5.选A。

【解析】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享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无享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学校教育的权利等问题。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是对受教育权的规定。

6.选C。

【解析】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都获得和谐的发展。

7.选D。

【解析】流感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从预防人手。预防流感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流感流行期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教室等场所应进行消毒;因流感病毒不耐热、不耐酸,因此居室要加强通风换气,可用醋酸熏蒸。教师一旦发现学生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迅速通知家长,立即治疗,待完全康复后再返回学校。同时,学校的教室要保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当。对患病学生的物品要进行消毒,以防止更多学生传染。所以ABC都是正确的,D选项,感冒药不能随意给学生吃,要经过医生诊断,对症下药。

8.选C。

【解析】知道一袋牛奶里倒进碗里,牛奶没有变少,说明已经产生了守恒观念,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9.选D。

【解析】根据处理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将认知方式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方法,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较有把握的最佳答案,因而错误较少。

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10.选A。

【解析】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

11.选D。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认识和学习是表征和反映真实客观事实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内部过程,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所以说,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

12.选C。

【解析】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学生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属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13.选A。

【解析】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是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方式之一,考试焦虑是焦虑症的一种,因此采用系统脱敏法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14.选A。

【解析】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15.选C。

【解析】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

16.选C。

【解析】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是目前世界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

17.选C。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都是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

18.选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相长原则。

19.选B。

【解析】题干描述体现的是知和行的统一关系,即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0.选D。

【解析】题干描述体现了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简答题。

21.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机;学生自我归因未必正确,但是很重要;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22.

【解析】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3.

【解析】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第二,合理组织活动;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三、材料分析题。

24.

【解析】

(1)父母平时过于繁忙,不能及时反馈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产生一种“求关注”的心理;

可能某位老师的某句话或者某个行为使得孩子跟老师、跟学校产生了抵触心理;

可能是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导致孩子有种叛逆情绪;

提前进入“青春期”,产生一种叛逆心理。

(2)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认为: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材料中五年级的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材料中的学生有缺点,但是也是没有被老师发现的优点,所以教师应该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现阶段学生身上有一些行为问题,但是经过教育也是可以克服和改正的,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

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教师也应告诫家长要多多陪伴孩子,不能以工作为由,忽略对孩子的关怀。

25.

【解析】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级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材料中的张晓由于父母离异,没有往日的活力可能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缺失。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

就生理层次的需要而言,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饮食和睡眠的需要。上课时间过久易导致疲劳、困累或饥饿等问题以致影响教学成效。

就安全需要而言,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的物理环境方面的安全,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产生的恐惧、过度焦虑和急躁不安的心理。

就归属与爱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注意到教学的社会心理环境。学生之间的友谊、忠诚、关心、接纳和隶属感都是属于社会性的需要,教师要为满足学生这类需要,引导建立一个和谐、团结、温暖、亲密的班集体。

就自尊的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获得尊重,体会到自己在班级里的重要性。学生的荣誉、成就、信心、自由、独立自主等都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自尊的需要。

就自我实现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方式不同,如有的学生爱寻求挑战,有的学生追求学业上的成就,有的学生则寻求尽一己之力去服务社会,因此教师必须以个别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

作为张晓的老师,由于张晓目前缺失的是归属与爱的需要,要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与更多的关心,在张晓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还要重视培养和激发他的的高层次需要,并创设教育条件和氛围,逐步使之得到满足。

四.教学设计题

26.【答案要点】

【解析】

(1)《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2)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能识和会写孟、浩等7个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歌曲导入:

(播放音乐祝你一路顺风))

师:同学们,这首《祝你一路顺风》歌唱了怎样的一种情景?

生:和朋友分别

师:那时那刻那景,分别的人有什么样感受呢?你有没有分别的经历?

生:伤心、依依不舍、祝福...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和朋友、亲人分别时,或送上一份礼物,或

说上几句祝福的话,也许还会唱一首离别的歌,而古人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

作诗,作诗赠友人,情系彼此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

西》。

师:(过渡)请同学们拿出笔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相信同学们一定写得比老师

漂亮。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为即将出使安西的朋友元二送行 )

设计理由:用音乐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回归课堂,为接下来的课堂打好基础;其次选用一首送别诗,可以营造一种离别的气氛,为这首送别诗做好一个感情的基调,让学生的在这种离别的气氛中,能更好的理解本首诗的意境;再次,在导入环节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27.【答案要点】

(1)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问题以前一直是困扰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题,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味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制约,不利于多方位、多角度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因素,新教材在学习了因数以后就不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这将有利于乘法、除法、反比例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学习。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培养学生在精确计算之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的习惯,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3)【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下列各题(列竖式计算)。

123×3= 368×3=

2.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计算。

3.汇报,说说两道题的不同,需要注意什么?

第1小题不进位,第2小题需要连续进位。计算时要注意:哪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因数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乘法与一般乘法的算法是一样的,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更顺利地借助旧知进行有效迁移。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课件出示问题:

(2)列式:604×8

(3)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604接近600,600×8=4800,座位应该比4800个多一点。

(4)课件指名上黑板,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尝试解决。

①说说这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因数中间有0。)

②以前因数中间没有0,是怎么计算的?现在因数中间有0,要不要分别相乘呢?如果不乘,会出现什么情况?

③小结: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5)小练习:102×3(不进位) 109×3(一次进位) 409×3(两次进位)

【设计意图】算前估一估,既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同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因为因数中间有0的算法同前面学习过的算理相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最后的小练习提供了三种由易到难的计算,通过对比,进一步巩固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的方法。

2.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出示问题: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求的是什么问题?(知道了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3)列式:280×3

(4)你能估一估吗?

280接近300,300×3=900,需要的钱数比900少一些。

(5)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

(6)汇报。

(7)说说对方法二的理解。(借助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简写的道理:28个十乘3等于84个十。)你更喜欢哪一种?

(8)说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简写时需要注意什么?(一是一位数书写的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9)小练习: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估算是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应该在任何不能口算的计算前都要有所体现,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继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索因数末尾是0的乘法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选择较方便的方法二。虽然教材中没有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讨论的结果,突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小练习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

(三)练习提高

1.练习十四第1题。

(1)独立完成后汇报。

(2)再说一说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练习十四第6题。

(1)独立完成后汇报。

(2)再说一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何简便计算。

3.练习十四第5题。

不用计算,你能判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说说理由。

4.练习十四第3题。

(1)独立完成比较大小。

(2)说说你是怎么快速判断的。

【设计意图】第(一)题和第(二)题是分别有关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通过一定量的练习,继续巩固有关计算的法则。第(三)题通过有关0的乘法计算的规律快速进行得数大小的判断,使所学知识得到灵活运用。第(四)题综合运用有关0的四则运算,达到快速区分的目的。

(四)谈收获

说一说您今天学习到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28.【答案要点】

(1)对话练习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①营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够准确拼读词汇mother, father, woman, man并理解相应的含义;

②掌握句型:Who's that woman? She's my mother.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够使用新学单词和句型, 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 并在现实情景中运用。

②通过对话,学生练习介绍自己和学会询问他人的家庭成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关心家人,热爱家人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家庭的责任意识。

(3)【导入环节】

1.播放英语歌曲Boy and Girl和学生一起唱一唱。

2.日常口语练习,播放Unit 1 B Let's talk录音,让同学上讲台操练一下,并做的好的奖励贴画

【新授环节】

1.教师给学生出示照片,告诉学生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Do you know who is she? 你想知道他是谁吗? 然后说:This is my friend. Her name is Linda. 讲解 She’s ...

出 示另外几张画片问: Who’s this girl? 引出句型“She’s ... She’s my friend."并强调she的发音。同 样方法引出He’s ...He’s my friend. 突出he的发音。并强调he和she的区别。

2.出示姚明等明星画片,引出句型Who’s that woman /man ? She’s ...He’s...领读新句型。

然后出示卡通图片说:Look! Who’s that woman? 学生回答:She’s Dog.教师适时加上Yes, she’s Mother Dog. 出示Mother(mom) Dog以同样的方式介绍father(dad).领读新单词。

3.课文呈现

A.让学生看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1)Who’s that girl ?

(2) Who’s that man?

(3) Who’s that woman?

B.听课文录音的方式展示let’s talk的内容。 让学生看书听录音,跟读课文对话。教师一句一句的领着学生读句子。

C.分男生女生读课文,再让学生来表演。

D. Play the tape. Sing a song :”Father and mother”分组比赛唱一唱。

E.鼓励学生把其他家庭成员也编成歌曲,并给大家表演。(引出“He is 和She is,轻松地学习本节课的单词。

29.【答案要点】

(1)《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4/4拍,大调式。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第一部分乐句间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歌词借喻浪花、大雁,歌唱了団结能战胜困难,歌唱了团结就是力量。第二部分旋律在高音区起唱,音调激昂、宽广、富有号召力和时代气息,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歌唱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心愿:把鲜花献给父母,把忠诚献给祖国。歌曲以其热情的旋律,号召小伙伴手拉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音乐,感受到人们应该团结友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唱等方式体验歌曲,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听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该歌曲,学生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件奏。

(3)①用“u”模唱歌曲

老师多媒体出示歌片,用两朵大云彩将歌片中的第三、四乐句遮住。

教师用“u”模唱第一、二乐句,学生跟着也用“u”模唱第五、六乐句,然后师生交换。

学生用“u”模唱第一、二乐句与第五、六乐句,教师用“u”模唱“云层”中的旋律,也就是第三、四乐句。然后,师生交换。(将歌片中的云朵揭去)

【设计意图:在模唱的过程中,形象贴切地将歌曲的第三、四乐句比喻为云层,将两组相同乐句比喻为大雁之间的相互鼓励,进行情感教育;而师生交换模唱的环节,既没有破坏歌曲的完整性,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lu”模唱更易于找到柔美的声音。

②学唱歌词,完整演唱全曲

教师用钢琴单手弹奏旋律,带学生视唱歌词,发现学生在学唱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学唱歌词的过程中,词曲对位是一个难点。采取多次范唱与模唱的方法,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③表现歌曲

A. 和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将前面模仿大雁飞翔的动作运用到歌曲的表现当中。

B. 提示学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和流畅的动作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在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对歌曲有更加深刻、更加准确的二度创作,充分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感,以此达到情感育人的教学目的】

30.【答案要点】

(1)“脚背正面射门”的教学重点:助跑路线,脚触球的位置。

教学难点:支撑脚的位置,摆动腿的速度。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所学小足球运动的动作名称与术语以及简单的竞赛规则,了解其基本锻炼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上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脚背正面射门动作要领,发展自身的助跑、跳跃能力,提高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提高了自信心,自尊心,勇于克服困难,逐步形成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能够树立起团结同学,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的意识,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1.踢定位球,如踢射空门、踢射门墙以及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射门。

理由:通过本练习,学生养成射门意识,提高脚正面射门能力。

2.一人守门,练习人站在不同距离踢定位球射门。

理由:通过本练习,学生提高射门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3.运球射门,从指定地点向球门运球,接近指定区域做射空门或有守门员的射门。

理由:通过本练习,学生统合运球与射门技巧,增强其足球实战能力。

4.两人一组,传接球配合射门练习。

理由:通过本练习,学生增加了基本能力,提高了与人合作意识。

31.【答案要点】

一、色相对比1.零度对比 2.调和对比3.强烈对比;二、明度对比;三、彩度对比;四、补色对比;五、纯度对比;六、冷暖对比;七、色别对比;八、饱和度对比。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新授设计】

环节一: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感受色彩的魅力。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环节二: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设计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责任编辑:大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资格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资格中学科目二模拟题之注意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模拟练习初中生物《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模拟题高中生物《流动镶嵌模型》模拟题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