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育综合知识之普心中常考的十大易混淆知识概念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7-19 09:0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五、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一)区分

感受性:指个体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包括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感觉阈限:指引起个体刚刚感觉到的刺激量。包括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预先。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指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觉阈限:指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二)关系

1.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包括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单选】1.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

界值是( )。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有关键词“量的临界值”即表示阈限。

【单选】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闻到”“看到”“触摸到”指的是个体的能力,属于感受性。

六、感觉适应与感觉对比

(一)区分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所有的外部感觉(除了痛觉外)都有感觉适应。一般感觉适应都是感受性下降现象,除了暗适应外。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二)关系

两者都属于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三)考查

单选、判断

例:【单选】1.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的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离开电影院指从暗到明,属于明适应,感受性下降。

【单选】2.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更酸,这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有关键词,“以后”“更”,说明对比是有先后的,属于继时对比。

七、似动现象与错觉

(一)区分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1)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2)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

(3)自主运动

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

(4)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错觉:是指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发生,主观努力难以避免。错觉有利有弊。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招聘备考(中学):皮亚杰认知发展之感知运动阶段教师招聘备考(中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师招聘备考(中学):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教育教师招聘备考(中学):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师招聘备考(中学):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教师招聘备考(中学):气质的点点滴滴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