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语文教师招聘笔试-论述性现代文阅读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8-27 09:0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论述性现代文阅读15篇(45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和谐世界是诗人们历来追求的境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材,又是诗歌美学中重要的理论支柱。

在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诗人从事诗歌创作重要的理论源头。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自然本性“德”,又禀赋了“气”而成了形态和形体之“形”。《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以自然为法的精神影响了历代的中国诗人,而《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在许多优秀诗人的笔下,成为他们表现人生和世界最高的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种境界的追求和创作实践,在中华优秀的诗歌长河中,形成了山水诗、边塞诗和田园诗的流派和传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范成大的“信步随芳草,迷途问小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基因,渗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变成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文理想和生命追求。

这种创作实践经过历代诗歌理论家和美学家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中国诗歌传统的重要理论主流。唐代王昌齡首提“意境”一词,并称“理入景体”“景物兼意入兴”;宋代范希文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代谢榛提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晚清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完成了意境之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子理想也。”“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些为我们熟知又为许多人淡忘的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重要的内核﹣意境说。这种美学理想表现的是意与境、情与景、神与形,交相融洽,高度统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而其反映和表现的人类理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境界。

作为中华诗歌传统中重要的财富,当代中国诗人十分重视在创作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创造出更美、更加富于艺术魅力的诗篇。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范例。昌耀创作的大量诗篇,表现了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展示了高原大自然的天地精神和在这种精神熏陶下的人性魅力。昌耀在《答记者张晓颖问》一文中写道:“青海的大自然,青海壮美的山河,也给我的诗注入了一种阳刚之气,这对我的诗的风格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青藏高原养育了昌耀这位诗人,诗人昌耀又用笔创造了一座新的高原。

(摘编自叶延滨《人与世界和谐共处是中华诗歌中的传统精神宝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既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的题材,又是诗歌美学中重要的理论支柱。

B.我国诗歌创作的主要理论来源于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庄子的“天人合一”。

C.“意境说”这一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直到晚清王国维时才在《人间词话》中完成。

D.在中华优秀诗歌长河中,各大流派均有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老子》所体现的道家思想为依据,来论证诗歌的创作要坚持以自然为法。

B.文章采用大量的举例论证,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诗歌创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C.第⑤段分析并举例阐述了当代中国诗人应重视在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传统。

D.文章从源头入手,把创作实践和理论举要结合起来揭示了中华诗歌创作的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自然一旦失去和谐,中国诗歌美学中重要的理论也会跟着失去其作用。

B.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催生了山水、边塞和田园等中国诗歌诗派。

C.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承载着我们民族性的基因。

D.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孕育出了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这种批评方式是中国特有的。那些看似随意、非理性的评点,其实是非常厉害的,往往一两个字、一个短语,就能直抵文本的要害和关键。金圣叹对《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张竹坡对《金瓶梅》的评点,脂砚斋对《石头记》的评点,都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佳话。

评点是直觉主义哲学的产物。随着理性主义在世界范国内的张扬,“直觉”成了一个贬义词,并被放逐。其实,直觉是一种逼近事物内部的极其锐利的武器。混沌的世界,为云雾与烟霭所包裹,一时使我们无法识得。理性的逼近,仿佛一支大军来到了森严坚固的城下,却常常是久攻不下。而此时,直觉犹如一道耀眼的电光,瞬间照亮城池,并有可能刹那间击开城门,使我们能够长驱直入。人类今天对世界已经取得的初步认识,无一不归功于理性和直觉两支大军的联手作战。

评点讲求的就是对作品的直觉。阅读如流水一般向前流淌着,突然地遇到了一块暗礁,随即,激起了一团水花。于是,就有一阵兴奋,一阵惊喜,而在兴奋与惊喜的同时,就有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作品是一颗无隙的核,直觉就有这个能力,它在你不防备的时候,突然地魔术般地就将这颗核打开了。完全将希望寄托于理性带你进入文学作品,大概是偏颇的。文学本身,就带有浓重的直觉色彩,而对它的批评,却要一味理性,就未必是科学的了。

评点是非常个人化的。评点人在评点作品时,是要将自己带入的。那时,文学就是一个世界,而他就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那里头的喜怒哀乐,绝不仅仅是他的研究对象,他要与那里头的人物,一起来经受这些情感的消消长长。而理性的批评,是见不到批评者本人的。他的冷峻、客观,使他一直站在作品的大门之外。他的窥视固然能得到一个融入其中的人所无法得到的信息,但他也一样失去了只有融入其中的人才可得到的更为重要的信息。评点将个人体悟看成了最有效的解读作品的途径。此时,评点者竭力维护着自己的艺术感觉而不被理念所劫持,他要最大限度地与作品保持一种亲近、一种触手可摸的距离。

与理性批评相比,评点固然缺少系统与完整性,看上去显得有点支离破碎,但它同时也避免了理性批评因框架的设定而不得不舍弃一些重要因素的弊端。虽然散漫了一些,但它却将它所看到的各个闪光点自由灵活地呈现了出来。从篇幅和文字上讲,由于它是以“点击”为主,并不做铺陈与演绎,也节俭实用了许多。

(摘选自曹文轩《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有一种看似随意、非理性的评点,它常能逼近作品最关紧要的内容。

B.直觉主义和理性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武器,面对强敌,它们都能够各自为战、克敌制胜。

C.评点的独特魅力在于凭借直觉就可以带领着读者进人文学作品,让理性批评相形见绌。

D.评点可以把作品、作者与评点者最密切地联系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批评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直觉评点时,始终与理性批评相伴相随,凸显其各自的优长,利于启迪思维。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从评点人的动机、立场、途径等方面把论证推向深入,颇具辩证意味。

C.文章在论述评点的直觉性特点时,运用比喻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具象化,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认可理性批评所追求的系统与完整性,理性窥视也能得到评点人才能得到的信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体现出传统的文学批评讲求形神兼备以神为要的审美主张。

B.兴盛于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造成一种特殊的阅读经验,对今天语文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C.中国传统的评点方法追求直觉体会,讲究细读细研作品,以精练求深广,于一瞬求永恒。

D.“直觉”被放逐,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评点支离破碎,缺少系统性与完整性,显得不够科学。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西周末年,周室衰落,儒家认定的王道政治不再行于世界,儒家人抱救世之心,致力于恢复王道秩序。

②儒家“王道”之论,根源于《尚书》、《诗经》等经典。《尚书•洪范》对于王道秩序的描述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側,王道正直。”其核心是王必须建立起一种准则,这个准则要正直公正。朱子在《朱子语类》中说:“人君之身,端本示仪于上,使天下之人则而效之。”所谓“‘遵王之义’‘遵王之道'者,天下之所取法也”在这里,王道的意思是一种可以为天下效法的中正无偏的合理秩序。

③孟子在理念上坚持王与霸之间的严格区分,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王霸之间的区别在于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那种通过强制的方式让别人服从的做法是儒家所反对的。

④在霸道政治为基础的战国时代,儒家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王道实现途径。

⑤首先,是孟子的思路。孟子与孔子类似,主张富之而后教之的社会治理的顺序。“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将王道视为畏途或不切实际的乌托邦,都是一种自我退缩的做法,实现王道的关键,在于要培养通向王道的信心和“决断力”。

⑥其次,是荀子的思路。荀子的立场似乎更灵活一些,他甚至对秦国的状况进行了有保留的肯定。他并非决绝地反对霸道。在群雄争霸的格局下,荀子认为,霸道虽德未至、义未济,但是以一种诚信的态度,富国强兵,使国土得以保全,也可算是一种权宜之策。所以他说:“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荀子•王霸》)荀子真正反对的是使用权谋获得政权的人。

⑦对于实现王道政治,儒家特别强调领导者的表率作用,但不认为只能依靠明君和贤相,而是那些推行王道政治的君王,才能被肯定和推崇;历史上许多的明君和贤相因为没有推行王道政治而被指摘。《论语》中“管仲之器小”儒家普遍认为,孔子因管仲没有辅助齐桓公行王道,而批评他。

⑧作为一种古典思想,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顺利运行的重要作用。儒家认为外在的强制力并不如心悦诚服更有效。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要重视运用这些制度的人的道德素养的培育,惟其如此,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⑨重建儒家和中国人生活的联系,并非是要以一种原教旨般的态度,将儒家一些因时因地而勾画的制度设计原封不动地搬到现实的中国,这种拘泥于“迹”而不知“法圣人之所以为法”的做法,势必会使我们陷入绝境。我们需要完整了解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作用,并体会儒学的真正内涵,思考儒家对未来社会治理秩序建构的可能性。

(摘选自干春松《儒家王道社会理想及其实现方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正直公正、中正无偏、以德服人,都属于儒家认定的王道社会理想的标志。

B.孟子和孔子主张完全一致,主张先解决物质需求的矛盾,再进行社会教化。

C.荀子实现王道的立场比较灵活,反对使用杈谋获得政权,但并不反对霸道。

D.儒家认为,实现王道政治不能依靠明君和贤相,而靠推行王道政治的君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大量引用相关文献资料原文,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学术性。

B.在论证王道实现的途径时,文章列举了孟子和荀子两种不同思路,二者形成对比。

C.第⑤段引用的内容,是为了证明孟子主张的“富之而后教之”的社会治理的顺序。

D.文章阐述儒家王道理想,讲内涵,明方式,最后提出忠告,层次条理,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消除实现王道的退缩行为,就必须培养通向王道的信心和“决断力”。

B.就实现王道的思路而言,荀子更灵活一些,荀子的思路比孟子的更先进。

C.在儒家看来,即便是明君贤相,如果没有推行王道政治也是会被指责的。

D.现实的中国应合理取舍借鉴儒家的制度设计,因为其有些设计是过时的。

4.论述类文本阅读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大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全国中小学各学科、各版本电子课本汇总教师职业道德——特征知多少教师招聘中小学体育笔试试题12023年5.7事业单位联考(言语理解)送分题2023年507事业单位联考《职测》判断推理命题趋2023年507事业单位联考职测(数资)送分题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